返回

红楼:在下神策将军神武侯

首页
关灯
护眼
字体:
第二十五章 贾府欢庆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满了讨好的笑容,目光却时不时瞟向贾母,想要从贾母的反应中揣摩出更多的意思。

    贾蓉在一旁也兴奋地直搓手,眼睛发亮,说道:“以后咱们出去,也更有脸面了。”

    迎春向来性子温和内向,此时也不禁面露喜色,微笑着轻轻点头。

    探春则是目光明亮,心中想着这对家族未来的影响,脸上带着几分思索与期待。

    惜春虽然年纪尚小性子清冷,但对于贾玌这个哥哥之前也甚是喜爱,跟着姐姐们一起高兴,拍着手笑道:“真好。”

    林黛玉微微蹙起眉头,眼中满是疑惑,轻声向身旁的贾宝玉问道:“宝玉,这贾玌是谁?我怎么从未听闻过?”

    贾宝玉微微皱眉,略带惋惜地说道:“林妹妹,这贾玌是族中兄弟乃是宁国府的,生得容貌俊秀,你来京城来的迟了几日,不然也可以见到玌二哥。

    不过我本以为玌二哥也是个脱俗之人,借着从军的幌子离开府内,没曾想到真的去从了军,做了这禄蠹。”

    说完贾宝玉更是微微叹息,似乎为贾玌感到不值。

    林黛玉心中一堵,看了看贾宝玉,最终没有说什么而是转过头去。

    王熙凤笑得花枝招展,说道:“这可得好好庆祝一番,咱们贾家又要热闹热闹了。得摆上几桌酒席,把亲朋好友都请来,让大家都知道咱们贾家的荣耀。”

    她一边说着,一边用眼神示意旁边的丫鬟去准备。

    众人纷纷点头称是,堂内充满了喜悦的气氛。

    此时的贾母似乎想到什么,向着贾珍道:“珍哥儿,你梁姨娘近来身体可好些了吧?”

    此时的贾珍忙回道:“承蒙老太太挂念,梁姨娘身子这些时日已无大碍,身体大好了许多,劳您费心了。”

    贾母点了点头,说道:“那就好,让她好生将养着。”

    说着转头吩咐身边的鸳鸯:“鸳鸯,去我库里取些百年人参来,给梁姨娘送去,让她好好补补身子,莫要操心旁的。”

    鸳鸯应了一声,便去准备。

    贾母又对着贾珍说道:“珍哥儿,你可不能亏待了人家。

    我听闻这梁姨娘进府之后,也没提什么要求,只是这身子一直体弱多病。你可要上心,好好照顾着,吃穿用度都不能短缺了她。

    咱贾家虽说不比从前,但也不能失了体面,让人家受了委屈。”

    贾母神色严肃,目光紧盯着贾珍。

    贾珍连忙躬身应道:“老太太放心,孙儿定会照顾好姨娘,绝不敢有半分疏忽。”

    他的脸上满是恭敬。

    贾母微微颔首:“如此甚好,你也要多关心府里人的情况,莫要整日只忙外面的事务,疏忽了家里。

    唉蓉哥儿,如今你姨奶奶身体不便,独留在哪宁国府,不如你先回去给你姨奶奶报个喜,给你姨奶奶开心开心,可别光顾着我们高乐,忘了她哟!。”

    贾珍忙道:“老太太教训的是,孙儿记下了。”

    贾蓉也是连忙称是向着贾母行礼:“既然如此,那蓉儿先告退了!”

    说完便转身而去。

    王熙凤见此,笑着插话道:“老太太您就是心善,时时刻刻都惦记着府里的每一个人。”

    贾珍在一旁附和道:“老祖宗最是慈悲,咱们都沾着您的福呢。”

    贾母笑着摆摆手:“就你们嘴甜。不过这大喜的日子,大家高兴也是应该的。”

    她顿了顿,目光转向贾政,说道:“老二,你快给大伙儿讲讲,这玌哥儿到底是如何立下这大功的?”

    贾政连忙应道:“母亲,据说是在与后金的战事中,玌哥儿冲锋陷阵,力挫敌军,不仅得了那四大军功的夺旗之功,还生擒了后金一位贝勒,这才得了圣上的封赏。”

    众人听得惊叹不已,纷纷交头接耳夸赞起来。

    王夫人说道:“这孩子平日里倒是低调,没想到竟有如此能耐。”

    邢夫人接话道:“可不是,这真是祖上积德,让咱们贾家又出了这么个能人的。”

    王熙凤眉梢一挑,嘴角含笑,说道:“老祖宗您瞧瞧,这玌哥儿今年也不过才虚岁十三,就上战场立得如此大功。

    瞧瞧咱们宝玉,也是聪明伶俐的,今年虚岁也才十二,赶明儿要是好好读书科举,说不定也能夺得个进士亦或者状元郎呢!”说着,用手帕捂嘴轻笑起来。

    贾母笑着将贾宝玉招呼到怀中,嗔怪道:“我的宝玉啊,你可得认真读书,将来也像玌哥儿一样,光宗耀祖啊。”

    王熙凤忙说道:“老祖宗说得是,宝玉还得多多用功呢。不过这贾玌兄弟回来,可得好好热闹热闹。”

    待在贾母怀里的贾宝玉面色平平,向来讨厌禄蠹,心中甚是反感,不过瞧见那一旁十分开心的父亲贾政,也不敢多说什么,在贾母怀中闷闷不乐起来。

    众人又说了一会儿话,都沉浸在这喜悦之中。

    过了一会儿,贾母说道:“老二,这玌哥儿什么时候能回来?”

第二十五章 贾府欢庆(2/3)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

   《 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 》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